第一章 宇文家的抉择-《历史遗忘的角落》
第(3/3)页
宇文护猝不及防,被击倒在地。
玉珽毕竟不是狼牙棒,宇文护未马上毙命,只是捂着头在地上翻滚。周武帝忙喊站在旁边的亲信宦官何泉,令他抽刀砍杀宇文护。
谁知,关键时刻没卵的就是不行,太监何泉心慌手颤,连砍几刀,都没有砍中宇文护的要害。
宇文护早年追随叔叔宇文泰,与东魏连年交战,算得上百战名将。时年又只有59岁,还是壮年,如果起身反击,绝不是文弱青年宇文邕所能应付的。
危急时刻,躲在一旁的周武帝的弟弟宇文直跑了过来,手起刀落,宇文护才应声毙命。
北周国祚总共只有24年,宇文护却独掌大权17年,死了,也值了。
读南北朝历史时,经常看到有些文章提到,宇文直是周武帝的舅舅,原因是《资治通鉴》中说:卫公直,帝之母弟也。
此处的帝之母弟,不是说是皇帝母亲的弟弟,而应是皇帝同母兄弟的意思。
宇文护被杀后,周武帝除去了心头之患,开始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,使北周逐渐强大起来。其中,最值得一提的一项重大改革,至今仍充满着较大争议和诡异迷幻的色彩。
灭教。
儒学,让人入世,而佛教,则教人出世。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国中原地区,曾经数度辉煌,第一次兴盛,就在南北朝时期。
当时,民众对佛教的狂热十分惊人,如:有的人割下自己身上的肉去喂鸟,有的人,则把自己的手指点燃,直烧的皮销骨裂。何故干出如此自虐之举?
这叫燃指供佛,表示有修行的大菩萨,能舍弃世间的一切物质享受,也能舍弃自己的臭皮囊身体。
“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”,梁武帝萧衍更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,甚至一再想出家为僧,对豺狼一般的侯景一再纵容导致南方迎来一场空前的大劫难。
当时的僧尼还享有很多的特权,寺庙拥有大批土地可收租,僧尼还能免除徭役。
盛极必反,宗教也一样。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曾发生过三次较大的规模反佛教运动,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、北周武帝宇文邕、唐武宗,由于这三位皇帝的谥号里都有个武字,史称为“三武灭佛”。北魏太武帝灭佛前文已有所叙述,现在再来看北周武帝。
567年,一个叫卫元嵩的人就给周武帝上书,认为“唐、虞无佛图国安;齐、梁有寺舍而祚失者,未合道也。但利民益国,则会佛心耳。夫佛心者,大慈为本,安乐含生,终不苦役黎民。”
卫元嵩,著名易学家,其有一部著作闻名天下--《元包经》。
中国易学分为三派,即连山易、归藏易和周易,卫元嵩属归藏易大家,后在四川什邡的紫极观隐居。唐代追封其为“希微真人”,宋代时又为他建“卫先生祠”。
572年周武帝诛杀权臣宇文护后,于次年12月,干了一件在中国宗教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件事儿。
他召集道士、和尚、文武百官,对佛、道、儒三教的相关问题进行了一次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。“帝升高坐,辨释三教先后,以儒为先,道教为次,佛教为后”。
请注意这个排序,意味深长。周武帝把佛教放在最末,明眼人一眼就看出了其意图。帝国至尊对此已有态度,然而,有些佛教徒还是不明就里,一个劲儿的争辩:佛教应当在道教之上。
帝王定了的事儿,其他程序只不过走个过场,这点儿,千百年来未曾改变。574年5月15日,周武帝直接下诏,“断佛、道二教,经像悉毁,罢沙门、道士,并令还民。并禁诸淫祀,礼典所不载者,尽除之。”
不仅在本国如此,577年,周武帝率军攻入齐邺城,又将此政策带到了北齐。当时北齐佛风一样兴盛,宇文邕决心将尊儒灭佛的政策也在北齐强行推行,共毁寺庙4万座,强迫300万僧尼还俗。
300万僧尼,相当于当时总人口数十分之一。这些人,被重新登记为国家普通劳动者,意义何在?一是为国家补充了劳动力;二是为国家增加了兵源。
佛教,与基督教、伊斯兰教并称世界三大宗教。作为舶来品却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,自然有其独特的生存之道。按照佛教的因果之说,“三武灭佛”中始作俑者都没有好的下场。
魏太武帝拓跋焘,能征善战、英明神武,却窝窝囊囊的死于一个阉人宗爱之手,可谓离奇。力劝拓跋焘灭佛的大臣崔浩,自如日中天到被灭族,临刑前被士兵们往身上撒尿,受尽侮辱。而与其同宗的信奉佛教的崔模、崔颐等人则得善终。一手缔造“会昌中兴”的唐武宗,灭佛后不久就因服用丹药暴毙,年仅32岁。细思极恐的是,丹药,恰恰是本土宗教道教的产物。
其实,除“三武”外,灭佛的皇帝一共有4位,还有一位是后周世宗柴荣。所以后世又有“三武一宗灭佛”的说法,而柴荣,也于38岁那年暴毙,政权也被赵匡胤夺走。
周武帝宇文邕?寿限35岁,生平后文再叙。篡周建隋的隋文帝杨坚,却反其道而行之大兴佛教,其举动更耐人寻味儿。民间甚至有宇文毓托梦杨坚的传说,更为这一举动添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。
因此,佛教徒们认为,佛教流传的因果报应在这4位皇帝身上是存在的。其中的玄机与真假,世人自悟。老王不好评判,因为,老王是签过不信宗教承诺书的。
看完北周,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个王朝的风云变幻。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