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卫安想了想不禁哑然失笑,自己也是略通医术,居然一着急把这茬给忘了。 看来自己嘴上说着不着急,心里比谁都是着急的。 “孔明,这大冬天的,你是不是吃饱了撑的,让朕不得安生是不是!” 卫安骑着炎龙马,吹着冷冽的寒风,神情之间有些埋怨。 这么冷的天,被诸葛亮拉来吹冷风,看来是有事不方便在朝堂上言说。 大武朝廷和前朝最不同的是,上朝的制度完全变了,大武朝廷的文武大臣向来是各司其职,不会有事没事就上朝。 卫安将每日的朝会改为五日一朝会,其它临时有事需要上朝的时候会提前通知。 再说了,卫安也不需要他们跪在地面上,对自己高呼万岁。 这种形式,在别人看来很是壮观,在卫安看来反而很是耽误事。 卫安采取朱批奏折制度,官员所呈奏折由郭嘉和诸葛亮负责的内阁蓝批,重要的奏折需要转到皇帝处朱批。 臣僚写完奏折,要装入封套,然后用糨糊粘合,用一张黄宣纸包封,再用白纸半页,贴上印花,以防有人擅自拆开,印花半腰上书写官衔,然后再装入折匣,交专差递交宫中。 折匣都是内廷赏赐的,每人二至八个不等,一个大臣有多少个折匣,往往也能反映他与皇帝的亲密程度。 “说吧,到底啥事!”卫安看了诸葛亮一眼道。 “储君!”诸葛亮很坦然的说道,“陛下,这已经是你无法避开的一件事情了,天下归一,总归是需要有东宫太子为天下储君之人选,若无储君,天下难安!” “朕无子,你是知道的!”卫安无奈的摇头,“但是朕如今也还算是年轻,你也是知道的!” 他的目光有些冷然,看着诸葛亮:“储君,储君,你们一天天的念叨这储君,是认为朕会死的早吗?” “臣绝无此念!” “行了,你想什么朕知道,避不开这问题了。”卫安显得有些不耐烦,“你就告诉朕,你们到底想要朕怎么样?” “选秀!”显然诸葛亮对卫安的态度有思想准备,面不改色的道,“自古以来,哪个皇帝不选秀的呢,这也是为了陛下的子嗣着想。” “朕还没这个想法!”卫安很不客气的拒绝道,“朕想做一个明君不可以吗?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