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西之战:论秦魏大国之间的较量-《活在战国:鬼谷子的局助读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列强之中,燕国距离政治中心最远,又地处苦寒之地加之北有狄患,列国之事较难插手。老燕公这次赴盟的目的,无非是想抬高自己的身价,天下礼坏乐崩,唯我燕室忠贞不二!然而列强皆心知肚明,不是他老燕公对周王室“忠心耿耿”,而是他压根儿“鞭长莫及”。

    至于秦国为何不来赴会,孝公所谓“咽不下这口气”只是表面上的。老谋深算的孝公,岂会在大事上意气用事?若是换作变法前,孝公他敢不去赴盟吗?孝公的如意算盘是,列强之中楚、齐绝不会买魏国帐,自己若去了,岂不是自贬身价?

    最坏的打算便是列强皆去了,自己也就成为众矢之的,被群起而攻之。孝公显然也考虑到这点了,因为他知道,韩、赵不会让魏灭掉秦。一来韩、赵与秦没有魏与秦之间那根深蒂固的矛盾;二来魏若灭秦,下一个目标便是统一三晋,问鼎天下!类似的例子可以追溯到吴破楚入郢之时,秦之所以班师来救,也是意识到,灭楚之后,下一个矛头就是自己了。

    就算三晋心连心,楚国那头老熊会答应吗?魏灭秦之后,恢复往昔晋国之势,他楚国的日子也就不好过了。

    然而万万没想到的是,列强包括楚、齐(太子)皆赴盟了。孝公无奈,只得激励群臣共度国难。正当君臣上下踌躇满志之时,公孙鞅陈明利害,力谏孝公伏首言和。孝公在权衡利弊下终于答应,遣公孙鞅为使假意睦邻。

    就这样,河西之战的序幕拉开了。

    这场大战,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,即《孙子兵法》中的伐谋、伐交、伐兵、攻城及《孟子》中所谓的天时、地利、人和。

    先来看伐谋方面。古往今来,任何侵略性的战争都需极尽各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使自己的“不正当”行为“合理化”。一开始,“正义”是属于魏国这一边的,没有比誓师伐纣七百周年纪念日再冠冕堂皇的理由了。

    然而,魏国竟接受了秦国的“俯首言和”并傻乎乎地听信其“南面称尊”的怂恿。乍看上去,似是魏惠王搬起砖头砸自己的脚,将原本自己应有的“正义”拱手承让给了打了数十年老交道的“朋友”。

    事实上并非如此。魏惠王生性多疑,他之所以放心与秦国合作,是因为秦国交出了一个再好不过的人质:秦孝公的宝贝女儿紫云公主。乱世之中,随着国际形势的风起云涌,今日的盟友,也许就是明日的死敌。所谓的盟约,只是走个形势,随时都会变成一纸空文。

    放任秦国不管,始终是个威胁。倾国之力伐秦,自己的有生力量拼完了,拿什么问鼎天下?况且,伐大国,并非一朝一夕的事。将举国兵力集中西线,虽不至于担心列强在背后捅刀子(魏挟天子以讨“逆臣”,列强不敢从中滋事),这期间却要将泗上富庶放手他人主宰,叫魏惠王情何以堪?诸此忧虑,魏惠王不会没有想到。这下秦国主动请和并交出人质,相当于免除后方威胁加之多了个盟友,何乐而不为呢?

    若是秦魏再结“秦晋之好”,魏惠王再将政治中心洛阳牢牢把握在手里,可谓“力”与“义”兼得,天下局势岂不被他玩弄与股掌之上?

    然而,万万没想到的是,盟约墨迹未干,秦国倒戈相向。西线河西长城诸邑失手,东线被迫将泗上诸国暂时放手于齐、赵、韩三只“猴子”。

    这下,从战争的正义上来说,双方可谓打了个平手。然而从战略角度来讲,秦成功踏入河西,占领长城要塞,目的已然达到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