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子是储君,迟早要继承大统。一个国家未来的兴衰,全系于太子,因此,如何教育太子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。那么,先秦时期的国君是如何培养太子的呢? 夏、商、周三代,都用“礼”、“乐”来教育太子。礼,可以美化外表。乐,可以陶冶情操。礼乐结合,人就会变得谦卑恭敬,温文尔雅。 为培养太子,国家特设了太傅、少傅、师和保四个官职。太子与国君即是父子,又是君臣,太傅的职责就是让太子明白父子、君臣之道,并且身体力行地给太子做出榜样。 少傅的职责是把太傅所讲所做的事分析给太子,使太子领会太傅的意思。 师的职责是把古人的事情讲给太子听,并分析善恶得失,使太子择善而从,效法先圣。 保的职责是谨言慎行、以身作则地影响太子,从而使太子的言行合乎规范。 其实,并非一定要同时设置这四个官职,只有在有合适的人选的时候才设置,否则,宁缺毋滥。 太傅、少傅、师和保时刻陪伴在太子左右,并影响着太子,而太子又可以同时影响着其他人。 当太子不摆架子并按照年龄与太学里的学生叙礼时,国人会问:“太子是我们未来的国君,却与我们按照年龄的大小来叙礼,这是为什么呢?”如果回答“太子有父亲在,就该如此”,那么众人就会懂得父子之道;如果回答“太子有国君在,就当如此”,那么众人就会懂得君臣之道;如果回答“年幼者就该尊敬年长者”,那么众人就会懂得长幼有序的礼节。 无论是太子,还是国人,只有处理好君臣、父子、长幼的关系,一个国家才可以长治久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