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不管怎么说,读书总是有用的。 有知识的人,到哪里都能发挥作用,只是作用大小的问题。 “去,我去!”小石头积极的叫着,“早知道是这样,我早就去读书了!哎呀,我真是笨,怎么现在才想明白呢!” 他拍着自己的脑袋瓜,郁闷的说道。 兄弟两个笑呵呵的,心里面对未来都充满了希望。 《朝阳》的问世,对普通人的冲击力很大,这是直面现实的,最平淡朴实的文字,蕴含着最切肤的痛。 黄老四家的小妞妞已经出院了,唐宁去看望她,还带了份报纸。 西郊的工人也有识字的,见到黄老四的报纸便拿来读,一来二去的就知道了,报纸上那个叫《朝阳》的,写的是工人自己的故事。 真是苦啊,太苦了。 他们工人干最累的活,拿最低的工资,还要看人脸色挨打挨骂。 有的听着故事,听着听着就哭了,只因为自己家也有类似的例子,活生生的例子。 几个人凑钱也要买一份报纸看看,有的人想要知道下一期写的什么,但自己不识字,只好去央求那识字的读给自己听。 唐宁在西郊办了个学堂,供孩子们读书,只收极其低廉的学费,还能包三餐,晚上还开办夜校,鼓励工人去识字学习。 夜校是免费的,只要报名就可以上。 招募的有老师,收的学费能够给老师发工资就行,其他的全靠唐宁一人投入。 在包三餐的诱惑下,该上学的孩子都来报名了,有了黄老四一家做宣传,大家对唐宁这个大善人从起初的怀疑态度渐渐的保持了中立。 等到孩子开学后,吃上了学校的三餐,回来一说,大家才立刻信服了! 这伙食也太好了吧,营养丰富,还管饱! 比起交的那点学费来,简直就是占了大便宜!这下还说什么,报名吧! 学堂一下子给挤满了,好在西郊的地最便宜,唐宁买下一大块,不讲究美观,只讲究实用,全部按照功能盖成方方正正的学校房子。 唐宁发动了纪繁真吴光耀等人,晚上抽空去讲课,当然是义务劳动。 不过这些人,对唐宁的办学事业都给予了极大的支持,不但免费讲学,还拉了许多同行来做宣传。 报纸上当然也要多多赞许这种举动,上海是有不少名流做慈善,可真的没有人关注西郊这些贫困工人的孩子,他们太底层也太渺小了,他们的死活根本就不值一提,谁还会关注他们的孩子有没有接受教育。 唐宁不一样,教育公平。 她提出了这个口号,人生来就享有受教育的权力,虽然很难,但她愿意倾尽自己的力量去推动,哪怕只能推动一点点,她也要努力去做。 很快,唐氏教育基金会就有人捐款了,唐宁甚至召唤来了阿诚,让他往返上海和津南,时不时的来帮帮手。 津南的学校已经修整完毕,即将投入使用,前来报名的也是穷苦学生居多,也有家境不错的,但是较少,都是家长冲着唐宁这个人来的。 唐宁没想到李秀娟居然在学堂里做了老师,阿诚能通过的,肯定水平没问题。 难得一个娇小姐,还能想着独立工作,十分好。 李太太还专门写了一封信来感谢唐宁,说她女儿自打认识了唐宁,受到的影响比在家里这十几年都要多,当然这是好的影响,这次也正是因为敬佩唐宁的大义,并没有提前打招呼,而是专门去参加了唐氏希望学堂的老师招聘,通过了以后才跟家里说。 李太太自己是旧式女人,可她的思想并不落后,反而在丈夫的影响下,变得十分开明。 唐宁也回了信,庆祝李秀娟顺利取得工作,当然也寄了礼物过去。 这次倒没了原来的那种和领导家属打好关系的心态,而是真真正正的把李秀娟当成了需要鼓励的小辈,就连和李太太的塑料情也真实了许多。 老师是一个看起来简单,做起来十分难的职业。 想要做一个一般的老师,不太难,想要成为大家心目中认可的好老师,十分不容易。 西郊的学堂里,夜校中最受欢迎的老师便是纪繁真和吴光耀了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