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以“现在没有时间了”、“我还有其他的工作”等等理由来中断对方的谈话。 以频频看表、打呵欠、伸懒腰,以及摆出一副表示自己已不感兴趣的神情,来使对方中止谈话。 预先向对方打个招呼。如一见面即向对方表明态度:“请你长话短说吧,我没什么时间。”甚至也可以向对方表明自己“有急事”而中断对方的谈话。 ◎言谈中“俘虏”对方的诀窍 言谈中俘虏对方,主要靠的是人的智慧和生活经验的积累。 (一)采用昵称 有一对新婚夫妇,婚礼上有人提出让他们介绍恋爱经过。女方说“有一次我突然被他叫了声‘珠’,从此无可救药,就这样被他俘虏过去了。”话音刚落,引起人们的哄堂大笑。原来男方过去一直以姓名称呼她,突然称她的昵称,两人距离一下子拉近了,从此难解难分。 谈恋爱是如此,其他场合也如此。比如,在高尔夫球场给球友以“杆弟”的昵称,在医院以“病友”称呼一块住院的病人,都可以拉近心理距离。 (二)强调责任 面对高高在上的对手,先强调其能力满足其自尊,就可轻易“俘虏”他。因为无论什么人,总希望获得别人的信赖和尊敬,即使明知是奉承话,仍然欣喜接受,而且自视愈高的人,愈有这种倾向。 有位上司,他让一位下属到偏远地区就职的技巧是这样的——他先把那个下属要去的营业处的状况说得一团糟,然后以无限信任的语气说:“如果长此下去,那个营业处非关门不可。幸而现在有你,只要你能到那边,必能起死回生,使业务蒸蒸日上。” 原本被派驻偏远地区,任谁心情都不会愉快,但听了这么受重视的一番话,不仅不泄气,反而还打算好好干一番呢。 (三)笼络感情 明知提出对对方不利的条件,对方听了会不高兴,还得去试着把他“俘虏”过来。这是社交场合中常遇到的一个难题。 处理好这一难题的方法很重要的一条是笼络感情。就是在开始谈话之前,尽量抢先一步把对方的情感“俘虏”。可在谈正题前说:“当然,我明知会挨骂,还是要说……”、“冒着你会不愉快的危险……”等等。只要说类似的话,对方肯定不会骂你,反而会觉得你憨得可爱。这样就自然而然把对方“俘虏”过来了。 ◎有意说错话 人们说话交谈,总是尽量避免出现差错。可是,在某些情况下,有意地念错字,用错词语,却有神奇的功效,能丰富语言表现力,使人的谈吐生辉。 示错艺术有以下几种: (一)设置陷阱,借以反击 故意把话说错,为了蓄势布阵,待对方批评指正时,再借题发挥,给予回击。 例如,有个药铺老板每到大年三十晚上,就点上香向菩萨祷告:“大慈大悲的菩萨,愿您保佑男女老少都多病多灾,我好发一笔大财!”这话被一个下人听到了。不久老板的母亲得了痨病,躺在床上哼哼叽叽的。下人对老板说:“这下老太太病得不轻,这全是托菩萨的洪福!”老板大怒。下人说:“老板息怒,您不是求菩萨保佑男女老少都得病吗?这下菩萨显灵了。”老板哑口无言。 再比如,一个小伙子向一老人问路:“喂,离城还有多远?”老人回答:“500拐杖。”小伙子说:“距离应该论里呀,怎能论拐杖呢?”老人答:“论理?论理你得喊我大爷!” (二)利用常人的错误 有些人喜欢利用常人的错误,以示错的方式寻开心。 比如,甲问:“那件事有消息了吗?” 乙答:“查(杳)无音讯!” 再如,这个说“此人真是刮(恬)不知尸(耻)”,那个讲:“看来他心不在马(焉)。” 言变之间,彼此心领神会,说毕莞尔一笑。 (三)相反相成,启发诱导 一位教师给学生讲“灾梨祸枣”一词。首先用望文生义的方法曲解示错:“看来梨、枣都有毒,吃了会生灾招祸。”稍有生活常识的学生都会感到此话不合情理,但一时也说不清楚确切的含义。到了学生急欲求知的时刻,教师再揭开迷底:“这个成语说的是滥刻无用之书,使用来做雕板的梨树、枣树都跟着遭殃。”如此一来,学生豁然开朗。 (四)抛砖引玉,打破僵局 示错做为一种交际手段,有时还可以成为随机应变,化被动为主动的工具。钱学森有次参加一个学术会议,大家凝神屏气,听他独自讲话。讲着讲着,钱老连简单的常识性问题都说错了。座中一个胆子大点儿的人说:“您讲错了吧?”这时钱老笑着说:“看来,我也不是什么都对嘛。好,现在总算有人发言了!”会议气氛立刻活跃起来。 ◎让你的语言富有哲理 日常交谈中,人们爱听那些富有哲理的话语,因为它给人凝练、深远的寓意,令人回味,发人深省。而一个人的话题是否含有哲理,也标志着说话者的思想成熟程度。 哲理性语言有许多类型。 (一)警策型 话一出口使人一惊,却惊而无险,出人意料,却在情理之中,是这类哲理性语言的特点。例如:“有人可能一百岁时走向坟墓,但他生下来就已经死亡。”(卢梭)语中“活了一百岁”与“生下来就已经死亡”是一个大矛盾,然而矛盾的背后却潜藏着深刻的思想。 (二)若愚型 这一类型的语言往往说出最平常的事,然而这些事情一经提示,变成了很耐人寻味的东西。 例如,爱默生说:“站在山的旁边,就看不到山。” 歌德说:“光线充足的地方,影子也特别黑。”等等。 他们说的都是极普通的事实,然而一经他们提示,这些事实就起了奇妙的变化,使人从中领悟到很多东西。 (三)忠告型 这类哲理性语言,常使人在善意中感到亲切,在亲切中领悟道理。 例如:“如果你考虑两遍再说,那你一定说得比原来好一倍。” “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,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。” “从伟大到可笑,只有一步远。”等等。 (四)总结型 这类语言明显的特征是归纳经验。 例如:“长久迟疑不决的人,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。” “财富往往像海水,你喝得越多,就越感到渴。”等等。 辩论中运用哲理性语言,可以起到精辟、深邃和简练的效果,使自己的言词更有力量。 清代林则徐清正廉洁,生平不置家产。有人劝他要积些钱财,使子孙将来的生活有所依仗。林则徐说:“子孙若如我,留钱做什么?子孙不如我,留钱做什么?”这里,林则徐仅用了二十个字,以哲理性箴言的形式代替了冗繁的语言。 ◎引用典故要恰当 论辩中巧妙地引用典故,可以达到叙事论理引人入胜,妙趣横生的效果。 “典”可以是古今中外之典故,包括成语、俗语、名言、格言等等。 1981年8月4日的《光明日报》上刊登过这样一个故事: 一天,一位二十岁出头、蓄着胡须的小伙子走进江阴县法律顾问处。 “你需要什么帮助?”金律师问。 “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?”小伙子略带火气地问。 小伙子是某厂青工,他报考电视大学的准考证被车间领导扣留了,要他把胡须剃掉再给他。小伙子坚持不剃,双方僵持着。 “我留这个胡须违法吗?”小伙子又问。 “不违法。”回答很明确。小伙子立即说:“那我可以控告他们!” “不违法,但你违返人情,违反国情!我国六七十岁的人也不一定留胡须,四五十岁的人还经常刮胡须,你年纪轻轻却留胡须,既不卫生,又不美观。这就叫违反国情。” “为什么说我违反国情呢?” “你是江阴人,应该知道一段著名的史实。明末清初,清统治者下了一道命令,一律剃须留辫,否则格杀勿论。江阴人民发出‘宁愿留发不留头,不愿留头不留发’的口号,于是一场壮烈的抗清斗争开始了,全城血流成河。历史上有八十日戴发效忠、六万民众同心杀贼的记载。你知道京剧大师梅兰芳吗?在日冠占领上海期间他蓄须拒不登台。这些行动都是带有政治性的。请问,你留胡须也带有政治性吗?” 小伙子连忙说:“没有,没有!” 这位律师引用典故,使谈话取得了一定的效果。 引用的事例要适当,要与所说明的问题相对应,也就是说要“门当户对”,恰到好处,不要“拉郎配”。因为引用事例是为了说明问题,所以要十分注意选用的事例,既要广,又要不离中心主题。 引用典故是为了说明问题,不是为了点缀,更不是为了故弄玄虚,卖弄学问,并不是用典越多越说明知识丰富。用典繁多而不说明问题,反而会使人不知所云。 第14节社交口才的专项技巧 ◎提意见的说话艺术 不可抱着改变对方主意的心情和他争论,也不要试图去“赢”这场争吵,只要陈述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,但也不应让人感到你在说教。 强调共同之处。差不多任何争执,都有某些双方同意的见解,应该强调这些。如果过分强调分歧的意见,必然使对方不服。 不要以表达不同见解来证明自己高人一等。 在你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之前,必须要先了解对方的立场,以求没有误解对方的意思。不过,在未澄清之前,切忌假定意见已有分歧。 有其他人在场时,不要提出使对方感到为难或难堪的意见。 保持愉快的态度,不要表露出愤怒、不耐烦的情绪。声音要保持温和、愉快,避免打断对方的讲话,不要用皱眉、摇头等动作。 在表达意见的时候,要具有选择性。如果在一切事情上都挑剔,人们很快就不愿听你的。 多说赞美、感谢对方的话。 ◎批评别人的说话方式 批评,是对人进行教育的一种方式。正确地运用批评方式是很重要的。现在谈谈最佳批评方式的选择。 1.触动式批评。措词比较尖锐,语调比较激烈。它适合于惰性心理、依赖性心理较为突出的青年。 2.渐进式批评。有层次地逐步深入。适用于自尊心和荣誉感较强的青年。 3.商讨式批评。平心静气,商讨的口吻,较为缓和。适用于反应快,脾气躁,情绪易被语言激发的青年。 4.提醒式批评。以暗示为手段,语言内容多为提醒、启示之类。适用于性情机敏,疑心较重的青年。 5.即席式批评。当时、当场、当事的批评。适用于不肯轻易认错的青年。 6.参照式批评。借助他人、他事的客观形象,运用对比方式烘托出批评内容。适用于经历浅薄、盲目自大、自我觉悟差、易于感化的青年。 7.发问式批评。以提问为内容,把要批评的事用提问的方式表示出来。适用于善于思考、性格内向、比较成熟的青年。 ◎向人道歉的说话方式 人孰无过,所以我们人人都应该学会道歉。衷心道歉不但可以弥补破裂了的关系,而且还可以增进感情。 道歉的方式各种各样,最常见和需注意的有以下几点。 如果你觉得道歉的话说不出口,可以用别的方法来代替。一束鲜花能使前嫌冰释;把一件小礼物放在对方的餐桌上或枕头下,可以表明悔意,以示爱念不渝;大家不交谈,触摸也可传情达意。这就是所谓的“此时无声胜有声”。 切记道歉并非耻辱,而是真挚和诚恳的表现。大人物有时也道歉。丘吉尔起初对杜鲁门的印象很坏,但后来他告诉杜鲁门说以前低估了他。这是以赞誉的方式表示歉意。 应该道歉的时候,就马上道歉,越耽搁就越难启齿,有时甚至追悔莫及。假如你认为有人得罪了你,而对方没致歉,那你应该冷静,不要闷闷不乐,更不要生气,也许对方正为如何道歉而不好过呢。 你如果没有错,就不要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。这种做法,对任何人都没好处。同时你要分清深感遗憾和必须道歉这两者的区别。有些事你可以表示遗憾,但不必道歉。 ◎开玩笑的“规则” 1.注意格调。玩笑应该有利于身心健康,增进团结,摈弃低级庸俗。 2.留心场合。按照中国人的习惯,正规场合一般不宜开玩笑。彼此不十分熟悉或生人、熟人同时在场,不宜开过深的玩笑。 3.因人而异。对性格开朗、喜欢说笑的人,开些“国际玩笑”也无妨,而对性格内向、少言寡语的人,一般不要过分地开玩笑。 4.掌握分寸。俗话说,凡事有度,适度则益,过度则损。 5.避人忌讳。忌讳是因风俗习惯或个人生理缺陷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。几乎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有自己的忌讳,所以开玩笑时一定要小心避之。 ◎拒绝闲聊四法 漫无边际地闲聊,影响工作和学习。现介绍四种表示无暇闲聊的婉转方法: 1.启示法。在自己工作场所的醒目处,写上“闲聊不过三分钟”或鲁迅的名言:“浪费自己的时间,等于慢性自杀;浪费别人的时间,等于谋财害命。”以此启示来客,谢绝闲聊。 2.工作法。当发现聊客朝自己走来,可立即埋头工作,或眼睛凝视空间,令聊客相信自己正在专心工作,让其知趣离开。 3.冷待法。当聊客打开话匣子时,自己保持冷淡,只点头或摇头,不予搭话,也可做简短的回答“是”或“不是”;若聊客仍然口若悬河时,可起身做些杂务,令其扫兴而去。 4.推迟法。如果自己喜欢与对方交谈,但当时确无时间接待,可提议推迟在下班后或共同进餐时进行交谈。 ◎打电话的艺术 现代社会,电话的普及率越来越高,甚至已成为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信息交流工具。因此,怎样使别人由你的声音而获得好感,是人人都应该注意的。 在打电话时,表情和动作虽派不上直接用场,但可以借助轻重缓急的语调,使声音更悦耳动听;打电话如果不善于辞令,就不易收到好的效果;打电话时你在对方头脑中树立一个什么样的形象,完全取决于声音的表达。所以要特别注意对话时的用语。 下面则是几条打电话应遵守的礼貌: (1)先说自己的姓名,再确认对方是谁。 (2)问清对方当时是否方便与你交谈。 (3)准备好记事本,记下将要谈的话题。 (4)清楚下一次联络的时间、地点或电话号码。 (5)使用公共电话时,请告诉对方,尽量抓紧时间,语意简明。 (6)考虑对方是否能听得清楚。 (7)如果对方声音太小,不妨这样说:“对不起,我的电话机有点问题,听不清楚,请你大声一点好吗?” 电话中的惯用语,用之得当,会使人觉得亲切温暖,以下是几种惯用语: (1)对不起,在百忙之中,能耽误您一点时间吗? (2)真不好意思,每次都打扰您。 (3)我想和您商量几件事情,好吗? (4)麻烦您了,非常感谢。 (5)拜托您了,真是感激不尽。 如果你将这些惯用语在电话中多多运用,必能给对方留下良好的印象。 ◎聊天要聊出名堂来 聊天一般是指没有明确目标的即兴式交谈。跟不同性格、不同辈份的人聊天,往往会得到许多新的信息,甚至能触类旁通,使有些久思不得其解的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。 聊天还有调节心理、愉悦情怀的奇特功效。如果你有什么事愁闷不快的话,通过和熟人聊天,可以一吐胸中闷气,达到开释情怀、平衡心理的作用。 古人有“与君一席话,胜读十年书”的佳句。一次有益的聊天,并不亚于读一篇好文章。所以,与人聊天是一件大快事。 但是,聊天要聊出名堂,确有收获,还得费点心思,必须注意下面几点。 (一)既无目的,又有目的 一般来说,聊天没有什么明确的目的。但从微观角度来讲,闲聊未必就是聊“闲”,而是有目的信息和情感交流。带有一定的目的,你就能及时又恰到好处地发问,调节聊天的内容。 (二)要善择聊天对象 聊天要做到格调高雅,聊得有水平,善于选择聊友是重要的一环。一般来说,聊友的素质决定了聊天的质量。德国伟大作家歌德,几十年如一日,与其秘书爱克曼每天都要聊会儿天。他那些天才的机智,大都是从闲聊话语中诞生的。他嘲弄世俗,讥讽丑恶,以喷球吐玉般的格言缀串成令后世惊叹不已的《歌德谈话录》。 当然,现实生活中,不可能每次聊天都有“聊友”在场。所以,选择聊友的圈子不能太小。和水平相当的人,甚至低于已者聊天也不无长进。大可不必囿于己见,拘于一格,而以广开“耳路”,泛论群盲为好。 (三)聊天话题的选择 通常情况下,与学者聊天,可以讲些轻松、幽默的奇闻轶事;与主妇们聊天,可以讲讲市场的行情与子女的教育问题;与老人聊天,可以淡谈养生之道、保健方法,甚至愉快的往事;与青年聊天,可以探讨事业、友谊及一切时髦话题;与孩子聊天,可以讲讲童话、寓言等;与一般人聊天,可以拉拉家常。 (四)聊天的范围 一般说,聊天的范围不受限制。这当然不包括庸俗低级、格调低下、无意义、无价值的话题。搬弄是非,贬低他人,也是不足取的。对方的缺点和不喜欢的不应作为聊天的话题。 (五)聊天的地点 一般说,聊天不受地点限制,但在公共场合聊天,或喜庆时节大谈悲伤之事也是不受欢迎的。 (六)不提挑战性问题 聊天时,不要提出一些挑战性的问题,免得引起激烈争论,弄得不欢而散。不要自以为是,用教训人的口气说话。如果几个人一起聊天,还要注意让大家都有发言机会。 ◎求借的语言技巧 向邻居或朋友借东西,这是每个人都可能碰到的事。但是,由于借东西时所用的语言不同,其结果必然大不相同:有的人可能空手而返,有的人却会满意而归。 求人或者借东西时,应当注意哪些语言技巧呢? (一)不要用“肯不肯”发问 这样,会使被借一方感到不快。因为,“肯不肯”包含两个意思:肯与不肯。而后面一层意思明显地表明了你对他人的不信任,容易使人产生误会。即使你借到了东西,主人也未必心甘情愿。 (二)求借语言因人而异 好友不妨随便一些;知心朋友更应直截了当,以免让对方感到“生分”;若是一般朋友,关系平常,不妨先拭探一下,然后根据情况随机应变。 比如借钱,老朋友之间可以这样说:“这两天手头紧,借点钱用用!”若是一般朋友,你不妨这样说:“唉,这几天花钱真多,买这样又买那样,到月底还有十多天,这日子过得真紧!”若朋友能悟出你的意思,主动提出帮助你,那你再说借款数字;如果对方也大谈钱如何如何不够用之类的话,那你就免开尊口。因为,对方的意思很明显:他不想借或真的借不出。 (三)用商量的语气发问 向人借东西,一般要使用商量发问语,诸如:“你的××东西,借用一下可以吗?”但如果对方婉拒后,有些人往往“噢”的一声拔腿就走。这一举动常令对方感到不快,因为他会误以为你借物不成顿生怨气。所以,即使借物不成,也应道一声“没关系”,对方会因你的谅解而心生快慰。 (四)告诉归还时间 这样,对方才会乐意借物予你。因为不愿借的人大都有这样的想法:怕对方借而不能速还;怕对方借而有损。所以,向人借东西除了精心爱护他人物品外,还要尽可能早一些归还。而借物时便告知对方归还时间,这样就会缓解借物时对方的心理负担。因此,即使对方说:“唉,你说到哪里去了!”你仍然别忘了说上一句:“×天后(或×小时后)一定还你!”一定要守信。 ◎讨债的语言更要讲究 “喂!把上回借的钱还我!”好凶的口气!不知借方有借无还,惹恼了债主,还要贷方无理取闹,苦苦相逼。 有人说:“借钱容易还钱难。”这话颇有道理。 就借方来说,只要在借钱时,苦苦相求做出一副惹人怜悯的表情,对方多半会伸手援助。要借到钱,不算太难,但到了还债的日期,往往仍是双手空空,只得将日期一延再延。就贷方来说,当朋友有急用求助于你时,只要力所能及、必能慷慨解囊。然而,一旦自己有急用想请对方偿清所借财物时,往往不忍开口去催讨。 由此可见,不只向人借钱是个难题,就是讨债也是一个难题。 有些人遇到这种情形,就以“婚娶葬祭”等高额的开支为借口,向对方讨回借款。这是一个可行的办法。 “这次因为××出殡,我需要一些钱,是不是先还一些钱给我?” “开学了,孩子要交学费,是否能将上次借的钱还我?” “我要买一台冰箱,可能的话,你先还我一部分钱好吗?” 大金额的借款,运用此法,多半可使对方偿还借款,也不会因钱财问题,伤害彼此的感情。但若是小金额的借款,也运用此法,不免让人觉得小题大作,认为你真是十足的“讨债鬼”了。 遇到这种情况,不妨利用一起上街购物的机会,伺机使对方还钱。比如,某一天你与对方一同上街吃饭,你可以对对方说:“对了,我借给你的那些钱,足够这顿饭钱了。”对方听后,一定不好意思再拖延了。 然而,无论怎样,请对方还清借款,多少彼此都会有些尴尬。最妥善的办法是当你向人借贷时就应告诉对方:“假如我因为忙忘了还钱,你要提醒我。”这样,不但表明了你偿还的诚意,即使日后一旦忘了,对方提醒你时,也理所当然,彼此之间也就不会不好意思。 讨债时,态度应稍微殷勤些,让对方觉得“与平时有些不同”。如果以不关紧要的态度去讨债,往往没有效果。 ◎请将不如激将 激将,就是在某些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,当有些人的自尊心受到了自我压抑、或者由于遭受挫折、犯了错误以及其他种种原因而产生自卑感时,故意贬低他,刺激他,从而把他的自尊心、自信心激发起来。 俗话说:“请将不如激将。”在交谈中,正确运用巧言激将法,一定能收到积极的效果。 巧言激将,一定要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,采用不同的激将方法,才能收到满意的效果。犹如治病,对症下药,才有疗效。如把药下错了,就是于人无益,或是置人于死地,反而使事情向更坏的方向发展。 “激将法”的用法很多,这里略举几种。 (一)直激法 就是面对面直出直入地贬低对方,刺激之,羞辱之,激怒之,以达到使他“跳起来”的目的。 例如,某厂改革用人制度,决定对中层干部张榜招贤。榜贴出后,大家都看着能力、技术俱佳的技术员小李。然而,由于某种原因,小李正在犹豫。一位老工人找了去,直言相激:“小李,你不是大学的高材生吗?大家巴望着你出牌呢!没想到,你连个车间主任的位子都不敢接,真是个窝囊废!” “我是窝囊废?”话音未落小李就跳了起来,说:“我非干出个样儿来不可!”他当场揭榜出任了车间主任。 (二)暗激法 这是有意识地褒扬第三者,暗中贬低对方,激发他压倒、超过第三者的决心。 例如,三国时,诸葛亮为了抗曹来到江东。他知道孙权是不甘居人之下的人,于是,大谈曹军兵多势大,说:“曹军骑兵、步兵、水兵加在一起有一百多万呐!” 孙权大吃一惊,追问:“这里有诈吧?” 诸葛亮一笔一笔算,最后,算出曹军拥有一百五十多万。他说:“我只讲100万,是怕吓倒了江东的人呀!”这句话的刺激性可谓不小,使孙权急忙问计:“那我是战,还是不战?” 诸葛亮见火候已到,说:“如果东吴人力、物力能与曹操抗衡,那就战;如果您认为敌不过,那就降!” 孙权不服,反问:“像您这样说,那刘豫州为什么不降呢?” 此话正中诸葛亮下怀。他进一步使用激将法说:“田横,不过是齐国一个壮士罢了,尚且能坚守气节,何况我们刘豫州是皇室后代,盖世英才,怎么能甘心投降,任人摆布呢?” 孙权的火立刻被激了起来,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。 暗激法的巧妙,就在于它是通过“言外之意”、“旁敲侧击”的说法,委婉地传递刺激信息。人都希望别人尊重自己,而有人在自己面前有意夸耀第三者,显然会对他起到一种暗示性刺激。 (三)导激法 激言有时不是简单的否定、贬低,而是“激中有导”,用明确的或诱导性的语言,把对方的热情激起来。 例如,某校一个调皮学生,学习成绩很差。一次,他打了一位同学,还自夸是拳击能手。老师叫住他说:“打架,算什么英雄?有本事你跟他比学习。你期末考试如果赶上人家,那才是真正的英雄呢?”一句话激得这个调皮学生发愤学习。后来,他果然有了明显进步。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