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章 社交中的心理应对(三)(2)-《社交要读心理学:交际应酬与为人处世中的心理策略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表示对别人关心的方法很多,其中记住对方曾经说过的话,然后向对方表示“您曾说过……”,是相当好的一种方法。另外,记住对方的兴趣、嗜好或计划等,再找个机会赞美他一番,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。

    (七)任何事都先征求对方的意见,可使对方感受到被关切之情

    几年以前,一位教师曾经帮他的一名学生做媒,让该学生与一个女孩子相亲。相亲的地点安排在一家大饭店的餐厅举行。当教师问他的学生“你要点什么”时,他的学生竟然没有回答,反过来问那位女孩要点什么。

    他的这一反应让教师放心了。教师想,这次相亲一定会成功。果然没错!因为任何事都先征求对方的意见,可以使对方产生被关怀的感觉,对方当然会留下好印象。另外,征求对方的意见,还可以给人一种被赋予选择权的感觉,而选择权在现代的社会又通常是达官显贵的特权。由此联想,就会让对方产生自己在这群人中最受尊重的感觉,当然会觉得非常地舒服。

    任何人被人尊重,绝不会不高兴。

    (八)指出对方的服装或饰物上的小变化,可使对方感觉我们在关心他

    一般的丈夫,都不太懂得奉承自己的太太,更不会拍太太的马屁。例如太太去美容院回来,丈夫内心也觉得她的确比以前漂亮了,但却不会顺口赞美她几句。而太太本身也由于得不到丈夫的赞美,往往会产生“丈夫不关心我”的感觉。

    每个人都希望被人关心,并且对于关心他的人,会很自然地产生好感。因此若想让对方对自己产生好感,最好的方法就是积极地表现出你真正地在关心对方。因此,我们对于对方的服装或随身饰物等,要随时注意,稍有变化就赞美他几句,这样往往可以让对方感到愉快!

    上述的方法对女性尤其重要。因为女性往往比男性更重视自己的容貌与装饰。对方一旦觉得你在关心他(或她),就会自然地对你产生亲切感。

    (九)若想让对方觉得我们关心他,就该夸赞他的各种潜力

    对于关心我们的人,除非他的关心会伤害到我们,否则对方的一切我们大都不会计较。尤其是当对方关心与我们自尊心有关的问题时,我们往往会对他产生好感。

    那么怎样的问题,才是与自尊心有关的问题呢?其实,夸赞对方的各种潜力,就是很好的方法。例如,与其说“你的发型很好”,不如说“若再剪短一点会更可爱!”这样说,对方就会觉得你真正地关心他,自然会对你留下好印象。

    (十)使用“请教”、“帮我”等语气,较易获得对方的好感

    有些人天生就有老人缘。而社会上真正掌握权势的又大多数是一些老年人,所以这些人往往就因此而可以平步青云。事实上,他们并没有使用什么特殊的方法,他们只不过是常用“请教”的姿态,来争取老年人的喜爱。

    另外一种常用的方法是撒娇。事实上,任何人对跟你撒娇的人,通常都不会产生坏印象,而且会觉得对方很可爱。

    虽然撒娇能否成功,是否恰到好处,与撒娇者个人的“天赋”有绝对的关系,但一些技巧却也可以影响撒娇的成败。例如:我们可以用“请教”、帮我”等语气,来达到撒娇的目的。若对方是自己的前辈或同乡等,与自己有某种关系的人,采用这种方式将会有相当高的成功率。另外,若对方是同事或年长者,这种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。

    试想,别人尊称一句“前辈,一切拜托你了”,他那种尊敬你的心情,怎会不博得你的好感,对待这样的晚辈,你又怎么忍心不去帮助他。

    (十一)常用“我们”这两个字可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

    有位心理专家曾经做过一项有趣的实验。他让同一个人分别扮演专制型、放任型与民主型等三种不同角色的领导者,而后调查其他人对这三类领导者的观感。结果发现,采用民主型方式的领导者,他们的团结意识最为强烈。而研究结果又指出,这些人当中使用“我们”这个名词的次数也最多。

    事实上,我们在听演讲时,对方说“我认为……”带给我们的感受,将远不如他采用“我们……”的说法,因为采用“我们”这种说法,可以让人产生团结意识。

    小孩在做游戏时,常会说“我的”、“我要”等话,这是自我意识强烈的表现。在小孩子的世界里或许无关紧要,但若长大成人以后仍然如此,就会给人自我意识太强的坏印象,人际关系也会因此受到影响。

    人的心理是很奇妙的,同样的事往往会因说话的态度不同,而给人完全不同的感觉。因此善用“我们”来制造彼此间的共同意识,对促进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。

    (十二)会话中多叫几次对方的名字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亲近感

    欧美人士常会在谈话中,不断地称呼对方的名字,往往会使刚刚才认识的人产生彼此已经认识了很久了的错觉。因此会话中多叫几次对方的名字,可以增进彼此间的亲密感。

    (十三)记住对方“特别的日子”(如结婚纪念日、生日等),可以给对方增加好印象

    相信许多人若不是太太提醒,往往会忘了自己的结婚纪念日。如此健忘,太太当然会怀疑他是否还真的爱她。

    技术高明的推销员,就会善用这项人们常会忽略的事,来达到加强对方对自己的好感的目的。例如,他们会在对方的生日,打个电话祝他生日快乐,或者当对方的结婚纪念日快来时,寄一张贺卡。虽然这都只是一个小小的动作,但却会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。

    (十四)赞美对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,可以加深对方对你的好印象

    就算再差劲的人,也会有一两处值得赞美的优点。例如,一个人或许没有什么优点,但玩台球的技术却很高明,或者酒量非常好等都可以加以利用。有的人很在意自己的这些小优点,有的人根本就不在意。但无论如何别人赞美他,一定会使他感到高兴的。

    有时锦上添花式的赞美,引不起对方太大的喜悦。例如,对一位已被公认是很漂亮的女孩子说,你真漂亮,由于她平时已被夸赞惯了,所以很难让她觉得兴奋。相反,若能找出对方较不易为人所知的优点,则往往可以使对方感到意外的喜悦。

    (十五)每次见面都找一个对方的优点赞美,是拉近彼此间距离的好方法

    有一家商店生意非常兴隆,原因就在于他们店里的每一位店员,都不断地与购物的人聊天。他们除了会向客人打招呼之外,还不断地找客人的优点来夸赞。例如,他们会向一位太太表示“您这件洋装很漂亮”,然后向另一位太太表示“您的发型很好看”!他们虽然不断地赞美别人,但却是按每一位客人不同的个性,选择适当的赞美词。

    因此很自然地,这些客人在潜意识中,就会产生到这家商店购物就可以受到赞美的心理,而越来越喜欢到这家商店。

    如果我们每次见面都被人夸赞,自然而然地会想再见到这位赞美我们的人,这是任何人都会有的心理。因此每次见面都找出对方的一个优点来赞美,可以很快地拉近彼此间的距离。

    (十六)见面时间长不如见面次数多

    据说必须靠拜访客户来争取业绩的工作,最有效的工作方法,就是经常到客户那里去坐一坐。它的道理就类似我们读书时,同样是读12小时,但连续读12小时,其效果绝对不如一天读2小时,连续读6天的效果好。

    人际关系的培养,主要是要让对方觉得自己亲切而留下好印象。而逐次给对方留下的好印象,将比集中一次让对方留下的好印象更不易被淡忘。

    通常有人认为,偶尔陪人通宵达旦饮酒或聊天等,可以很快拉近彼此间的距离,而让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,但这样造成的好印象,若不继续加强,很快地就会消失。试想,当别人问“你和某某人的关系如何”时,其一是“我们只见过一次面”,其二是“我们偶尔见面”,其三是“我们时常见面”。这三种答案,给人的印象当然有很大的差别。因此,若想与人建立亲密的关系,记住,见面的时间长不如见面的次数多。

    (十七)“投人所好”,可以加强对方的好感

    有一位朋友,一向习惯在别人名片背后,密密麻麻地写上一大堆资料。起初有人以为他是为了便于了解对方,才故意记录的。后来才发觉他的真正用意,比别人想象的还高明,使人更加佩服!原来他所写的资料,并不是对方的年龄、籍贯等,而是记载自己如果下次再与他碰面时,必须做些什么!其中他最重视的,是对方的兴趣。他会刻意搜集与对方兴趣有关的所有资料,并于下次见面时将这些资料(情报)当作“礼物”馈赠。例如,对方的兴趣是钓鱼,他就会收集有关钓鱼这方面的资料,并于下次见面时与他大谈钓鱼之道。当对方一听到他对钓鱼如此了解,会产生“同好”而感觉倍加亲切。

    或许有人会认为如此太过于功利主义,但事实上却不尽然。收集各种资料,不但下次见面可以有共同的话题,对于自己知识领域的充实也是有利无害的,并且以长远眼光来看,这将是一项非常有用的自我表现方法。

    (十八)表达感谢之意,写信比打电话好

    由于电话的普及,我们往往会忘了写信的作用。但若要加强对方的印象,尤其是需要向对方表达感谢之意时,写信的效果比打电话好得多。

    为什么呢?因为写信比打电话麻烦。因此,写信往往给人一种有诚意的感觉。并且信件可永久保留,每读一次信件,对对方的印象就会不由自主地加深一次。另外,信函是一种视觉的效果,通常视觉效果,比听觉效果给人的印象更深刻。

    还有一点也相当重要。那就是有些在电话中不大好意思说的话(例如“此恩终身难忘”等),用信函来表达就容易的多了。

    信函的内容在“密度”方面,也比电话强多了。试想,我们若将电话中三分钟所讲的内容,用文字来叙述,其字数将会有多少!因此我们不难了解,打电话时我们必定说了不少废话,写信就可以避免这种缺点!因此,我们应该尽量以写信代替打电话,这样不论在哪一方面,都可以给对方留下较好的印象。

    (十九)想缩短与异性间的距离,应该直呼其名而不要连名带姓地叫

    有人说,男女之间的交往,可以由相互称呼对方名字的改变情形,看出彼此间关系的进展。事实上,男女之间刚开始交往时,通常都是连名带姓地叫,等到关系比较亲密后,就直呼其名了!

    因此若想缩短与异性间的距离,就应该直呼其名,避免连名带姓地叫。

    (二十)想缩短与紧张者间的距离,可以采用稍微粗鲁的举动

    有一位教授与人一起进餐。许多第一次与他见面的人都会感到紧张,有时就算他再三地向他们强调不要紧张也没有用。此时他就会使出他的最后法宝——脱掉上衣(甚至连衬衫也脱掉),拿起桌上的蛋糕就吃!紧张的人看到了这一情形,虽然会愣一下,但随即就会完全放松了。与此相反,譬如,上司正襟危坐在上,然后向下属表示“今天有意见的可以说出来,不要客气!”在这种情况之下,哪一个职员敢吭一声呢?

    如果对方处于紧张的状态,我们不能消除对方的紧张感,就无法与对方建立亲密的关系。因此想缩短与紧张者间的距离,不如用粗鲁点的举动,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。

    (二十一)有时用粗鲁的方式说话,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

    下属对上司说话,不用尊敬的语气是不对的,但上司对下属若采用较粗鲁的方式说话,有时反而会让人觉得亲切。

    有的人就因为看起来太严肃了,因而在不知不觉中吃了闷亏。这些人若能在某些场合用粗鲁的方式说话,将可以收到使人觉得亲切的效果。

    (二十二)穿着与同事类似的服装,可以缩短彼此间的距离

    物以类聚,穿着打扮类似的人,往往容易聚在一起。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“同步化”。因为人类可以借着与周围的人共同的行动,获得安全感。

    事实上,穿着类似的服装,并不是女性的专利,男性在公司穿着与同事类似的服装,也具有缩短彼此间距离的作用。

    有的记者会因采访的对象不同,而改穿不同款式的服装,以便增进与被访问者间的亲密感。服装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。

    (二十三)善用口头禅可以增加别人对我们的印象

    有位名作家,他每次接电话时,开口总是先说“我是可怜的人!”为什么要加上“可怜”两个字呢?据说这是他为了逃避编辑们向他催稿而想出的一种绝招。试想,他自己已经说出他为了赶稿、交稿忙得筋疲力尽,这么“可怜”的人,编辑又怎么忍心再向他催稿!

    事实上,使用这种方法除了有上述的功效之外,同时还具有让对方留下深刻印象的作用。

    有一位从事推销工作,业绩相当不错的朋友,他的推销绝招就是常常打电话给他的客户,并且对方一接电话,他就立刻用很开朗的声音问道:“最近好吗?”结果每次客户一接到他的电话,听到这句问候语时,就知道是他,并且还对他留下深刻的好印象。每个客户都对他留下好印象,他的业绩当然会好。像这样善于利用类似口头禅的话,往往可以让对方留下深刻的好印象。

    (二十四)闲聊自己曾经失败的事,比谈自己成功的事,更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

    男人聚在一起,大多会谈些不登大雅之堂的话题,来拉近彼此间的距离。此时若谈自己曾经失败过的事,会比谈自己成功的事,更容易拉近彼此间的距离。因为老是炫耀自己成功的光荣事情,容易让人产生反感,而留下不好的印象。

    第7节增强你的幽默感的社交技巧

    幽默是一种魅力,也是一种人格力量。幽默所包含的特性是逗人快乐,所包含的能力是感受和表现有趣的人和事,制造愉悦的气氛。对于个人而言,懂得幽默的人往往比不懂幽默的人更具有吸引力和凝聚力。

    ◎具有幽默感的人受人欢迎

    在人际交往中,幽默是心灵与心灵之间快乐的天使,拥有幽默就拥有爱和友谊。凡具有幽默感的人,所到之处,皆是一片欢乐和融洽的气氛。在无法避免的冲突中,幽默感不强的人就面临考验,是拍案而起,横眉怒目,还是悲天悯人,大智若愚?幽默家的高明在于即使到了针锋相对之时,也不像通常人那样让心灵被怒火烧得扭曲起来,而是仍然保持相当的平静。在对方已感到别无选择时,幽默家仍然有多种多样的选择。

    一个秃头者,当别人称他“理发不用花钱,洗头不用汤”时,他当场变了脸,使一个原本比较轻松的环境变得紧张起来。一位演讲的教授,也是一个秃头,他在自我介绍时说:“一位朋友称我聪明透顶,我含笑地回答:‘你小看我了,我早就聪明绝顶了。’”然后他指了指自己的头说,“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外表美是心灵美的反映。”教授就这样开始了自己的演讲,整个会场充满了活跃的气氛。同样是秃头,同样容易受到别人的揶揄和嘲谑,为什么不同的人得到的却是别人不同的认可,其间的缘故就是没有幽默感。

    幽默家兼钢琴家波奇,有一次在美国密歇根州的福林特城演奏,发现听众不到大半,他当然很失望也很难堪,但是他走向舞台时却说:“福林特这个城市一定很有钱,我看到你们每个人都买了两三个座位的票。”于是整个大厅里充满了欢笑,波奇也以寥寥数语化解了尴尬的场面。

    由此可见,幽默不仅反映出一个人随和的个性,还显示了一个人的聪明、智慧以及随机应变的能力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幽默既不是毫无意义的插科打诨,也不是没有分寸的卖关子,耍嘴皮。幽默要在入情入理之中,引人发笑,给人启迪。这需要一定的素质和修养。

    生活中应用幽默,可缓解矛盾,调节情绪,促使心理处于相对平衡状态。著名的喜剧大师卓别林曾说:“通过幽默,我们在貌似正常的现象中看不出不正常的现象,在貌似重要的事物中看不出不重要的事物。”

    可见一个社会不能没有幽默。有人形象地说:“有幽默感的语言是一篇诗文,有幽默感的人是一座雕像,有幽默感的家庭是一间旅店,而有幽默感的社会是不可想象的。”人们给保加利亚的卡尔洛沃城冠以“笑城”的美称。卡城被称为是讽刺与幽默之乡。这个城的人们言谈中常有幽默、谐趣之语。因而性格开朗乐观,成了卡城居民的普遍品格。

    我们常有这样的体味,在会场或课堂上,一席趣语可使笑语满堂,气氛和谐而轻松,增加了接受效果;在友人间的笑谈中,一则笑话,常令人捧腹不止,在笑声中交流和深化了感情;在旅游登山时,一句幽默,引出一阵嘻嘻哈哈,顿使人倦意全消,鼓劲前行。可见,幽默与笑是情同手足的姐妹。上乘的幽默是鼓劲的维生素,是交际的润滑剂,是智慧的推进器。

    “不懂得开玩笑的人,是没有希望的人。”这是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说过的一句话。幽默是一种特殊的情绪表现。它可以淡化人的消极情绪,消除沮丧与痛苦。具有幽默感的人,生活充满情趣。许多在他人看来痛苦烦恼之事,他们却应付得轻松自如。这是因为他们掌握了幽默这一适应环境的工具,学会了面临困境时减轻精神和心理压力的有效方法。

    ◎怎样培养幽默感呢?

    (一)领会幽默的内在含义,机智而又敏捷地指出别人的缺点或优点,在微笑中加以肯定或否定

    幽默不是油腔滑调,也非嘲笑或讽刺。正如有位名人所言:浮躁难以幽默,装腔作势难以幽默,钻牛角尖难以幽默,捉襟见肘难以幽默,迟钝笨拙难以幽默,只有从容、平等待人、超脱、游刃有余、聪明透彻才能幽默。

    (二)扩大知识面

    幽默是一种智慧的表现,它必须建立在丰富知识的基础上。

    一个人只有有审时度势的能力,广博的知识,才能做到谈资丰富,妙言成趣,从而做出恰当的比喻。因此,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,充实自我,不断从浩如烟海的书籍中收集幽默的浪花,从名人趣事的精华中撷取幽默的宝石。

    (三)陶冶情操,乐观对待现实,幽默是一种宽容精神的体现

    要善于体谅他人,要使自己学会幽默,就要学会雍容大度,克服斤斤计较,同时还要乐观。乐观与幽默是亲密的朋友,生活中如果多一点趣味和轻松,多一点笑容和游戏,多一份乐观与幽默,那么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,也不会出现整天愁眉苦脸,忧心忡忡的痛苦者。

    (四)培养深刻的洞察力

    提高观察事物的能力,培养机智、敏捷的能力,是提高幽默的一个重要方面。

    只有迅速地捕捉事物的本质,以恰当的比喻,诙谐的语言,才能使人们产生轻松的感觉。当然在幽默的同时,还应注意,重大的原则总是不能马虎,不同问题要不同对待,在处理问题时要有灵活性,做到幽默而不俗套,使幽默能够为人类精神生活提供真正的养料。

    逗笑是幽默的基本表现特征,“无笑无以言幽默”。康德说:“在一切引起活泼的、感动人的大笑里必须有某种荒谬悖理的东西存在着。”“笑是一种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的感情。”康德的这两句话,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幽默致笑的因果联系。

    ◎可以形成幽默、带来笑声的话

    在社交活动中,常常一句幽默的话可以带来所有人的开怀大笑,创造其乐融融的社交气氛。那么,哪些话容易形成幽默,给人带来笑声呢?

    (一)奇异的话使人开心而笑

    幽默的结构是常常能造成使人出乎意外的奇因异果,从而令人惊奇地发笑。康德所讲的“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”,正是来自幽默的结构常常能造成使人出乎意外的奇因异果。

    例如,老师对学生们说:“牛顿坐在苹果树下,忽然有一个苹果掉下,落在他的头上。于是,他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。牛顿是个科学家!”

    “可是老师,”一个学生站了起来,“如果牛顿也像我们这样整天坐在学校里埋头书本,会有苹果掉在他头上吗?”本来老师是讲牛顿受苹果落地的启示,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,成为了科学家,而学生却冷不丁冒出一句含有不应该埋头读书的结论,真是出乎意外,超出常理。

    下面的例子也是如此:经理正忙得不可开交,电话铃响了,女秘书起身接电话。

    “谁的电话?”经理问。

    “您的太太打来的。”女秘书说。

    “说什么了吗?”经理又问。

    “她说吻你。”女秘书说。

    “好极了,”经理头也不抬地吩咐道,“你先替我收下,然后再还给我。”

    真亏经理想得出,吻居然也能转接。这实在是不合常理的,但这样的话新奇怪异,使人大大出乎意料,所以能引来别人的笑。幽默就是要能想人之未想,才能出奇致笑。有人说:“第一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智者,第二个把女人比喻成花的是傻瓜。”这句话似乎有点偏激,但新奇、异常的确是幽默构成的一个重要因素。

    (二)巧妙的话使人赏心而笑

    幽默的核心是应该有赢得使人赞叹不已的巧思妙想,从而产生令人欣赏的欢笑。俗话说:“无巧不成书。”巧可以是客观事实上的巧合,但更多的是主观构思上的巧妙。巧是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,没有联系就谈不上巧。如果能在别人没有想到的方面发现或建立某种联系,并顺乎一定的情理,就不能不令人赏心悦目。

    例如,老师:“亨利,你们在班上用得最多的三个字是什么?”

    亨利:“不知道。”

    老师:“回答得完全正确。”

    这是一则很值得回味的致笑力很强的幽默小品。你可以笑老师的糊涂:亨利说不知道,这是他在告诉老师不知道老师的问题,老师为何还说他正确?你也可以这样理解自己发笑的原因:亨利回答得歪打正着,他的“不知道”正巧合了答案“不知道”。老师则将错就错、移错为对,倒是一种挺幽默、挺机智的裁定方式。你也可以这样认为:我之所以发笑,因为我此时此刻从“不知道”这一个语形上双关到亨利的不知道与“不知道”那三个字之间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情景,即由双关心理而发笑。其实,怎么发笑都是有理由的,因为这个幽默本身就是一种“巧”的构成,本身就令人赏心悦目。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分析,有多种取向。当然,这里有一个层次深浅的问题。

    下面的两个例子也是以回答巧妙而产生幽默效果的:

    例一:某学生的英语读音老是不准,老师批评他说:“你是怎么搞的,你怎么一点都没进步呢?我在你这个年纪时,已经读得相当准了。”

    学生回答:“老师,我想一定是您的老师比我的老师好。”

    例二:林肯总统小时参加一次考试,老师问他:“你是愿意答一道难题,还是愿意答两道简单的题?”

    林肯答:“还是答一道难题吧。”

    “好,请你回答:鸡蛋是怎么来的?”

    “鸡生的。”

    “那么鸡又是从哪来的呢?”

    “对不起,老师,这已经是第二道题了。”

    (三)荒谬的话使人会心而笑

    幽默的内容是往往要含有使人忍俊不禁的荒唐言行,从而使人情不自禁地发笑。俗话说:“理不歪,笑不来。”荒谬的东西是人们认为明显不应该存在的东西,然而它居然展现在人们面前,不能不激起人们心灵的震荡,发笑。

    例如:某人的女儿刚满一岁就有人来说媒,说对方是个两岁的男孩。此人认为此事很荒谬,就也用荒谬的话语回道:“我女儿才一岁,他儿子就两岁了,将来我女儿十岁,他儿子就二十岁了,我干吗要找个老女婿!”妻子更胜一筹地说:“你算错了,咱们女儿一岁,明年就两岁了,不正与人家同岁了吗?”

    “某人”对说媒的人感到十分气恼,小小的孩子就要谈婚论嫁,实在让人难以接受。可是说媒的人是朋友,你又不便直接回击他,让他下不来台。聪明的主人及其妻子便一唱一和地说了一番很是有悖常理的话,把自己“反对”这层意思蕴含在其间。说媒的人听到这些“蠢话”自然心领神会,一笑而去。因其荒谬,才有致笑效果。

    再看下面这个例子:一人要出远门,临行时嘱咐其子:“我走后,如果有人来找我,你就说我有点小事出门了,并请他进屋喝茶。”此人深知其子愚呆,怕他忘记,又把这番交代的话写在纸上。儿子把纸条放在袖子里,时不时拿出来看看。可是过了三天,还不见有人来。儿子以为这纸条没用了,就把它给烧了。烧后第二天,来了个人找他父亲。儿子急忙到袖子里找纸条,找不到,便说:“没了。”客人一听,以为他父亲死了,惊问:“几时没的?”儿子对曰:“昨天晚上就烧了。”风平浪静的水面,投进一块石头,就会一下子发出响声。常规思维的心理,被超常的信息搅扰,也会引起心波荡漾、心潮起伏、心花怒放。奇异、巧妙、荒谬就是这种超常的信息,就是幽默之所以致笑的要因,也是我们学会幽默应把握的要诀。

    幽默的形式有多种多样,既有愉悦式幽默、哲理式幽默,也有解嘲式幽默、讥讽式幽默。为了达到幽默的礼仪效果,对同志、对朋友宜多用愉悦式幽默或哲理式幽默,对自我、对友人也可根据情况适当运用解嘲式幽默,对待敌人、恶人则要用讽刺性幽默,以便在幽默讥讽中,给对方以鞭挞。

    幽默的使用还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,尤其是对于长辈、女性、初次相识的人,幽默一定要慎用。同时,幽默要注意“度”,一旦过了头,就可能被对方误解为取笑与讥讽而造成不愉快。

    幽默是润滑剂,能使僵滞的人际关系活跃起来;幽默是缓冲装置,可使一触即发的紧张局势倾刻间化为祥和;幽默是一枚包裹着棉花团的针,带着温柔的嘲讽,却不伤人。幽默也充分显示出幽默者和被幽默者的胸襟和自信。

    第8节获得他人好感的社交技巧

    社交中如何获得别人的好感呢?社交心理学的专家们建议可以从下面八个方面入手:

    (一)多提善意的建议
    第(1/3)页